——清华大学“撷药云深”实践支队来粤调研中医药现代化
习近平总书记曾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:“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,传承精华,守正创新,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、产业化,坚持中西医并重,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、协调发展,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,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,为建设健康中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”进入新时代,广东省入选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单位,中医药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致理书院同学的关注。
8月27日,清华大学致理书院化学方向的17名同学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何建宇老师到达广东省广州市,开启了一段以“中医药现代化”为主题的实践之旅。致理书院是清华大学响应国家“强基计划”而建立的书院之一,致力于培养有家国情怀,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学术和行业领军人才,来自致理书院的支队成员天然怀有对基础学科研究的热忱;同时,本次实践是清华大学“思政实践”课程的组成部分,该课程致力于使学生在了解国情、了解时代的基础上,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,支队成员也期望在这次实践中提高自身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能力,更好地了解社会、参与社会、服务社会。
在 “‘科研’与‘思政’有机结合”的指导思想下,支队先后到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、中山大学等企业、高校参观交流,深入一线调研广州市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。
现代科技助力药物研发
实践的第一站是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。中一药业拥有多款驰名国内的中成药产品,如消渴丸、安宫牛黄丸等,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队员们参观了企业高度自动化生产车间,不由感慨:“原来中成药生产的现代化已经深入了每一个细节,从药丸重量的精准控制,到全自动的封装、仓储,整个流程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传送带上流动的药瓶,承载着病人们重获健康的希望。”整条生产线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成本,处处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绿色发展的理念,令人印象深刻。在与中一药业高层的座谈中,支队成员们基于行前调研的结果和参观过程中的见闻、针对行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细节,向企业高层提出疑问。通过提问,队员们了解到在原材料生产环节中,中一药业十分注重对自然生态的保护,因地制宜建设环境友好的药材农场、替换传统药方中的濒危物种药材;此外,中一药业还依托原材料生产对产地乡村进行“造血式”扶贫,例如在“刺柠吉”饮料的生产中实行承包制,从而实现了乡村振兴与企业发展的双赢。中一药业之行,让支队成员们领略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蓬勃现状,切身感受现代科技在中成药生产研发中的重要作用。
支队成员与中一药业开展座谈会
街头采访心系民生福祉
8月29日中午,支队到达中山大学,与中山大学药学院同学共同开展“药公益”实践活动,在学校周边采访市民,并进行中医药知识的科普。在访谈中,支队成员们听到了许多不同年龄、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声音,“西药治标不治本,中药治标又治本”“我得了慢性病很多年,在朋友建议下尝试了中药调养,很快就好了”“疫情的时候中成药发挥了很大作用,身边人都喝了连花清瘟”……调研发现,相比于具有“治标不治本”、副作用大等缺点的西药,传统中药因其综合调理能力赢得了广州民众的青睐。此外,受访的医药工作者向队员们表示,中西医理论体系的结合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已得到一定重视,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;同时,年纪较小的受访者也有机会借助广州市内以“神农百草堂”为代表的各类科普资源了解中医药,使队员们认识到文化氛围对于中医药传承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。这一公益活动中,队员们在交流中得出结论——中医药现代化具有有力推动提高民生福祉,助力国家经济民生高质量发展的潜能。
支队成员对市民进行采访
实践之中,队员们以兼顾“科研”和“思政”的多元视角认真观察、积极思考,深刻认识到了广东地区中医药企业守正创新,为中医药现代化、产业化发展注入动力,有效提高社会医疗卫生服务能力,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,成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,并开始思考自身作为化学专业的学生能做出的贡献。
郑重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深圳之窗无关。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深圳之窗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,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!扫面下方二维码,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“ 摇号 ”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;回复“ 电费 ”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!